原标题:整治非标电动车,不只是交警的事…
展开全文
当前,我市交警部门按照“首违警告、再违处罚”的原则,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常态化管理;同时对低速电动车开展信息登记,逐步引导使用人主动放弃使用违规车辆。
合肥新闻频道全媒体记者:程龙祥 陈仲祥
主持人: 李洁
制作:亓娟
0 1
基本实现“应上尽上”
2020年6月1日起,我市启动电动自行车免费集中登记上牌工作。截至2020年12月31日,全市共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270.3万辆。其中,合肥市区上牌140.2万辆,基本实现“应上尽上”的工作目标。
0 2
全市布局21处上牌点
从2021年1月1日起,我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进入常态化,全市共设21处上牌点,符合新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可以继续登记上牌,不再核发临时通行标志,没有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。
0 3
首违警告、再违处罚
除了排查电动自行车是否按照规定申领、悬挂号牌外,路面执勤交警还会对电动自行车逆行、不按规定车道行驶、闯红灯等行为进行查处。
0 4
引导弃用非标车
低速电动三轮车、电动四轮车都属于非标准车。对于已经购买使用的此类车辆,交警部门将对使用人及车辆相关信息进行登记,并告知使用人安全隐患,送达政策宣传一封信,逐步引导使用人主动放弃使用违规车辆。
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制度后,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驾驶人的交通行为,交警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也有了抓手,有助于营造安全、文明、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。
合肥新闻频道全媒体出品
评论